经典艺术 传承经典
 

副标题

孔可立

2355
发表时间:2020-03-29 14:42


    


孔可立,号知勚斋主,祖籍山东,世居河南和湖北。孔子第七十四代孙,国家一级美术师。1948年出生广西桂林,祖籍山东曲阜,毕业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首届书法艺术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专业研究生。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客座教授,民革武汉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文物协会会员,中国历史博物馆画廊艺术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孔先生是中国**的书法家,从事书法篆刻艺术研究与教学40余年。初师鲁颜公,后潜心金文、石鼓、小篆、两汉隶分及魏晋六朝摩崖石刻,尤钟情于《毛公鼎》、《散氏盘》、《石鼓文》、《张迁碑》、《石门颂》、《鲜于璜》、《爨宝子》、《郑文公》、《张猛碑》以及墓志铭。他不仅广搜博采,通碑融帖,而且还取精用宏,师古翻新,与时俱进。他的书法功力深厚,法度严谨,高古典雅,苍利隽秀,动静相生,形神兼备,个性鲜明,独步一蹊

名家点评:

  吴惠良(当代文化名人)孔可立,国家一级美术师。系中国当代**书法家、篆刻家、书画鉴赏家。已出版《孔可立篆弟子规》《孔可立书四体心经》“写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作品,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是孔可立老师信守创作原则。孔可立的书法创作注重时代旋律与人民精神需求的表达,内心始终被浓烈的爱国爱民激情所充满,非常注重习碑临贴,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艺术探索实践,对书法的传统框架与书写范式加以突破,以实现自己在书法艺术上独特的创造与表达。孔可立书法结体气势开张,同时又新奇而有韵致。在粗与细,虚与实之间,呈现出的是彼此的关联与笔势上的呼应。

  

  如《晨课心经》《书法古诗四条屏》颜体楷书。作品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磅礴,颇具“颜筋柳骨”的风格。在线条的起落移动中灌注一腔豪情,在笔墨的动势中洋溢着生命的颂歌,借助四首古今吟浦的多诗,营造出潇洒磊落,古朴高雅的书法意境,是一幅深刻,隽永的楷书精品,每幅书法作品都闪耀艺术的光芒,甚称精品,**收藏价值。


    


  为总理献书法

  

  2004年6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和武汉市委书记陈训秋等省市领导德陪同下,来到武汉市百步亭社区视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有着数万居民的社区刹时间沸腾起来了,人们奔走相告,纷纷涌向街头欢迎总理,争睹总理风采。温总理信步来到社区文化室,与居民们面对面地交谈。早已等候在这里的孔可立先生和大家一样,感慨万端,激动不已。

为了表达他作为一个省政协委员、市民革党员和社区居民对总理的仰慕、爱戴和敬意,特意将精心撰写的“兴邦治世,勤政爱民”和书镌的“燕翼贻谋”两幅横披书法作品双手呈给温总理,温总理满面笑容,欣然接受。由于他献给总理的作品均为篆书,孔可立先生一边详细地向总理讲解着作品文字内容,温总理一边微笑着托起作品仔细端详,饶有兴趣地十分认真的听取孔可立先生的讲解,过后,亲切地握着孔可立先生的手说“谢谢你”。

闪亮登场中国美术馆

  

  2005年8月2日,孔可立书法作品展成功在中国美术的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闪亮登场,在墨韵流芳的艺术殿堂与书画界名流及同仁交流切磋。作品以浓厚的传统文化沉淀,雄迈超逸的书法风格,篆隶正行草诸体兼备的底蕴,拙雅洒脱的书法功力,鲜明的个性征服了前来观展的观众,收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和赞誉。

   


  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壁画委员会主任侯一民在观展后感言:书画同道,都需要有功力和磨练,但是,绘画和书法之间又有差别,需要品格和德性的自我体验,书法比绘画相对来说要难,难就难在书法比绘画更抽象,在一定程度上娴熟的技巧在绘画中可以掩饰作者在学养、人品和德性方面的缺陷。而书法则不然,它在一笔一画之间,既表现作者的功力,同时也掩盖不了他在品格、德性以及学养等方面德缺陷。孔可立先生的作品,在功力上是下过大功夫的,同时,也可以看出来他在人品和德性方面的修养。一位名家在留言薄上激扬文字:“胸怀开阔,才气纵横,不知是佛、是仙、是儒、是侠。”




上一篇蔡春甫
下一篇毕晓汕
分享到:
最近更新
本站承诺
  1. 本网站定期对加盟的艺术家在网站首页进行推广和宣传,并保证该资料**保留。

  2. 本站所有作品均来自书画家本人,并终身保真。

  3. 凡在本网站购买书画作品如不满意的,可于收到作品的15日内退回,网站将无条件退款。

  4. 本网站在收到买家款项的3日内,即以特快专递方式向买家交寄作品,并保证所售作品完好无损。

联系邮箱:bjcsx2021@163.co.m